归化对中国足球是个好政策,衷心希望好事要办好;提几点建议

今晚央视体育频道《足球之夜》播放了我提供的一些数据和对我的采访。同时间我还参加了第三期中国足球法治论坛。两处都提到了归化球员的话题,大家都十分关心世预赛和冬奥之后,中国足球归化会何去何从。说实话,归化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个好政策,衷心希望好事要办好。这就需要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拓展现有思路,突破现有思维,以适应“后金元时代”的中国职业足球新形势。站在我关注归化这么久以来的信息基础上,提几点建议:
1、调整入籍球员操作主体,促进政策应用最大化。
中国足协国家队管理部门要积极介入入籍球员操作,做好前置审批,限制俱乐部单方面独立操作。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努力提升入籍球员对于国家队的贡献度。要制定长期计划,把入籍政策和国家队技战术结合起来,精心选材,在多个战术位置、多个年龄段均衡、科学地开展外籍球员的入籍工作,避免入籍球员技战术特点和位置过分重叠、冗余。要鼓励各级国家队,尤其是U字号国家队和俱乐部给予入籍球员充分的实战经验和展示空间,检验入籍政策的合理度。要确保入籍政策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应用到每一个俱乐部,积极引导俱乐部普遍性地开展球员入籍工作,杜绝个别俱乐部特权化,避免入籍球员过度集中,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挤压本土球员生存空间。
2、转变入籍球员培养重心,拓展后备资源选材面。
针对新形势的特点,让入籍球员的培养重心逐渐从代价不菲的“天价外援”过渡到物美价廉的“天才少年”上来。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以中国足协海外青训中心为桥梁,以现有的国内优秀青训机构为平台,鼓励吸引先天条件优异的外籍青少年球员来华接受长期培训和生活。要确保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以获得高水平的竞技训练课程和正能量的民族文化熏陶,使他们在竞技、思想两方面都得到充足的成长。
3、完善入籍球员管理规定,争取培养质效双提升。
在入籍球员转会方面要“开源”,在国内俱乐部无法支持入籍球员薪酬水平或出场时间时,要允许、鼓励、支持入籍球员以中国籍球员身份出国踢球。要在入籍球员审查方面“节流”,以国家层面关注他们生活状况、思想动态,把入籍球员的语言培训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硬门槛”,做好宣传和引导,逐渐降低薪酬对外籍球员的吸引力。分阶段逐渐消除入籍球员与本土球员在竞赛规程上的“特殊化”,摆正入籍球员自身心态,提高球员的爱国心和国家归属感,提高社会接受度,正面应对社会关注,努力用实效消除社会争议。
- 相关阅读更新时间
- 前申花助教高荣鑫控诉律师张冰:收了我3万块,但却不办事 2024-07-19 17:16
- 韩媒:为让球迷凉爽地在室内观赛,K联赛将在影院进行直播 2024-07-19 17:15
- 魏黾哲:对自己表现不满意因为有很多失误,踢完申花信心增加 2024-07-18 17:27
- 博主谈国安主帅苏亚雷斯去留:炒教练要钱请教练也要钱,谁出钱 2024-07-18 17:27
- 14岁身高191,韩国首位非血缘归化卡迪:我想参加2030年世界杯 2024-07-17 17:29
- 央视法治在线案例:踢球犯规致人受伤是否应该担责 2024-07-17 17:27
- 韩国U14国少球员卡迪的身高已经达到191cm 2024-07-17 17:26
- 长剑破夜空,我叫热尔松!让我们听听新援热尔松想对球迷说的话 2024-07-16 17:26
- 马德兴:国少41击败韩国的背后,足协思路转变就近热身 2024-07-16 17:26
- 朱辰杰回顾上轮蒋圣龙失误丢球:听到我提醒后可能他想法有点多了 2024-07-16 17:26